首页 > > 新闻中心 > > 国资要闻

疫情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和全球市场

发布时间:2020-03-27

新型冠状病毒正在全球范围内扩散,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、全球市场?3月25日,由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“北大光华疫情时期经济形势分析会”在线举行,多位学者从多个维度对经济影响进行了全面探讨。

刘俏:政策逻辑应侧重对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影响

我们应冷静评估疫情的快速演变,对疫情的观察以天为单位。疫情已经超出一般意义上的“公共卫生事件”,对全球经济的影响、带来的冲击可能超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。与过往危机最大的不同,在于它直接影响实体经济。如果美欧等国对疫情控制不利,不仅影响中国经济的外需,也将影响全球的供应链,必然干扰中国经济的发展。

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宏观政策范式,进一步明确宏观政策的定位和实施的重点领域,以更大的力度出台正确的政策,应对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。这一轮经济政策的逻辑应该与过往不同——其侧重应该放置在对冲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影响方面。 

当前应该发挥财政政策的主导作用,聚焦两个领域:一是中小微企业,建议继续给中小企业减费降税,尤其是降低所得税。第二是消费,提升消费能力,将收入分配向个人和家庭倾斜;建议直接给低收入群体和疫区民众发放消费券或者是现金,也可将个人收入所得税的起征点从5000元再次调到6000元。此外,备受关注的“新基建”,可以围绕民生,针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结构性破题,去寻找项目储备。

唐遥:疫情后的中国仍是世界制造业中心 

过去30年的时间里,全球技术、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,推动生产的各个环节分散到多个国家。这种生产环节的跨国分布形成了生产活动的链条和网络,从国家和行业的层面看,这是价值创造分布的全球价值链,从企业的角度,这形成了连接上下游的供应链。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,中国的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达到了较高水平,成为价值链中的三大核心之一,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。

本次新冠疫情从几个方面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的方式。第一,在疫情爆发早期,全球的制造业企业担心中国的供给中断,国内企业则担心无法完成外贸订单,出现长期的业务流失。第二,随着疫情在其他国家快速爆发,经济活动大大放缓甚至停摆,中国企业反而要担心上游产品的供应中断。第三,由于疫情大概率会推动全球经济总产出在2020年下降,世界经济可能陷入深度衰退,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一次大的需求冲击。

我们预判疫情过后,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不会深度重组,中国仍然会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。根本的原因是分工始终是效率的重要来源,而从行业和环境角度看,多数海外企业无法承担供应链大规模重新布局的成本,衰退动荡中的金融体系也难以提供相应的融资支持,而中国应对突发冲击的高效率也是中国制造的一个优势。

面对需求大幅下降的局面,参与国际分工的行业要积极发掘内需,努力稳定就业,合理整合和优化产能。同时,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,立足于强化和周边国家以及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中的合作,增强集体的抗风险能力。 

刘晓蕾:数字化转型有助于解决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 

疫情期间,远程办公等契机,促使企业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,这会极大影响未来融资模式,促进国内融资模式从“主体信用”向“资产信用与交易信用”转型。 

根据央行数据,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一直在30%左右,也就是说小微企业对经济的作用,与其收到的信贷支持是严重不符的。与此同时,抽样调查数据显示,2019年与2018年相比,大型企业应付账款同比增长42.7%,而小型、微型企业的应收账款分别同比增长37.8%和43.7%。 

可以预见,疫情过后,大企业本身也会面临资金紧张,拖延账期的情况只会更严重。而小微企业会面临更紧张的流动资金紧缺,解决应收账款融资,会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很重要的解决途径。

新的融资模式其实早已出现,比如蚂蚁金服,从扫码支付开始,帮助小微企业(码商)做数字化转型,实现企业经营流程自动化,通过控制交易信用为码商发放贷款等。简言之,随着“新基建”的推进,随着疫情带动企业数字化转型,有助于融资模式,不再局限于主体信用,而向资产信用与交易信用转化,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
张影:疫后消费将加速从需求端到供给端的数字化 

疫情对物理世界的影响,让品牌对数字渠道的依赖度上升,同时也让品牌从需求端到供给端的数字化变成可能。 

在需求端,疫情对人们的消费预期、决策和偏好都产生了影响。在预期上,消费的恢复程度将呈现分化,反映不同行业和人群对未来的预期。在决策上,疫情致使人们恐惧大于渴望,决策链条变长,消费更加谨慎。从偏好上,线上消费得以强化,必然影响到恢复后的消费,但就业问题可能影响支付能力,致使消费变得谨慎。

以消费端推动供给端的优化配置,是品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步骤。基于疫情对消费端的影响,处于供给端的企业如何找寻机会?首先,要注重品牌建设和渠道整合,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;第二,文化自信将带来产品自信,国货会赢得很好的发展;第三,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将达到新高度,消费者会加大健康相关的投入;第四,疫情强化了线上消费,促进消费“平权”,所有人享受到同样的产品;第五,大数据、算法等会更多介入生活,迎接更智能的未来消费。

陈玉宇:警惕风险低估导致的政策力度不够 

根据当前的数据推算,一季度的经济骤停,在实行积极的政策应对条件下,乐观估计会拖累全年2-3个百分点。剩余三个季度,经济如果强劲反弹,经济增长8%,部分抵消一季度的影响后,全年的增长率大约只有3到4个点。不过,也不必过于忧虑3-4个点的预期,而是要看经济活动路径的走势。一般而言,大家预测经济真正强力的反弹会在年末和2021年。

这次疫情作为对经济的负面冲击,有几个特点。一是不常见,属于罕见冲击。不能以03年sars做判断参照。二是是对全球短期内的共同冲击。三不是金融体系内部发生问题,然后蔓延,而是公共健康冲击。五,就业压力会比09年金融危机大。六,中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手段,应对这些特点的冲击,难以到达中小企业和居民。

因此,当前的政策风险在于,大家倾向于用2003年的SARS作为参照,这有低估经济风险以及疫情带来的各种次生灾害的风险,将导致政策力度不够。

货币政策要进一步为深受疫情影响的企业(包括中小企业)提供流动性,关键在于两点,降低利率,以及让信贷可得性增强。财政政策的重点则有三点:一是加大对应对疫情和卫生领域内的大量采购与投资,夯实长远的卫生健康体系的能力建设。二,短期减免税收,补贴贷款,支持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。三是,面向长远的基础建设计划,即新基建,既要融合新的技术,还要着重于社会公共服务。 

此次疫情将带来六个方面的重大变化:第一,数字经济将突飞猛进;第二,个体的价值观态度会发生突然变化,个体的风险意识会加强,传统的社会接触模式受到挑战;第三,全球产业链的布局发展会有一个巨大的调整期;第四,政府能力将得到强调,无论是经济调控的能力还是社会治理的能力;第五,面对共同危机,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得到加强,个人主义有被弱化的趋势;第六,正如每次危机都会呼唤检讨反思,新的全球范围的改革风潮会出现,有的甚至会很激烈,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。


*
选择类别
  • 经纬新闻
  • 行业新闻
  • 国资要闻
  • 用户体验
*
年份
*
月份
  • 一月
  • 二月
  • 三月
  • 四月
  • 五月
  • 六月
  • 七月
  • 八月
  • 九月
  • 十月
  • 十一月
  • 十二月
联系我们
电话:
8610-84534078
传真:
8610-84534135
地址:
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永昌中路8号
经纬微信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57号

ICP证:京ICP备1705191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