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贸订单回暖?纺织企业操心的可不只是订单...
发布时间:2023-06-30
岁逢夏至,一年过半。
提起上半年,外贸出口是纺织行业讨论度最高的话题,不少纺织企业都出现了外贸订单下滑的情况,甚至有专家表示,外贸企业将面临3-5年的阵痛期。不过,前两天有纺织企业向小编透露, 进入6月,外贸订单隐隐有回暖的苗头。
那么,这家企业为何会出现这种转变呢?
| 外贸订单好转,秋冬板块发力
早在5月初,该纺织企业在调研中就表示,外贸订单同比往年减少约50%,直接导致该企业业务结构发生转变。
但在最近,这家企业外贸订单却出现了转机,经过了解得知,近来 外贸订单有回暖的趋势,主要是秋冬面料开始发力了。该企业业务员表示:“我们公司的面料产品一直保持订单品质,因此门店询单频率颇高。”
调研结果也表明,外贸订单不足虽然已成板上钉钉,但纺织市场上还是存在部分订单量不减反增的外贸企业,这些企业或是产品附加值高,或是客户储备量充足,亦或是在海外市场多点开花。
由此看来,需求虽有减弱,但订单并未消失。正所谓“西方不亮东方亮”,也不是所有出口市场都表现不够乐观,东盟、欧盟等地的出口订单依旧维持着增长趋势。
| 订单变小了,利润变低了
面料市场想要实现好转就需要服装市场提供有利支撑。对比出口数据,也是服装板块优于纺织品板块。
在调研时,恰好有一位采购商在门店内看样询单。在闲聊中,该采购商感慨道,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,订单总量与去年同期相差无几,但订单体量却存在明显变化: 服装订单的款式变多了,单量却变小了。
该采购商表示,本次采购的面料将全部发往孟加拉服装工厂的生产线上,选择在孟加拉建厂,一方面是想降低劳动力成本和生产动力成本,另一方面是想享受出口方面的关税优惠和政策便利。”
在日益透明的市场环境下,纺织服装企业生存变得越发艰难,其中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利润空间的不断缩水。信息化时代的降临,捅破了成本这层窗户纸,叠加产能过剩带来的行业内卷,那个连涤塔夫都能卖出2-3块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。
“其实订单是有的,只是利润真的大不如前了!”诚如这家纺织企业所言,今年纺织行业的难并非都是由订单减少带来的,“不赚钱了”才是企业纷纷叫苦的真正原因。
| 全球需求端不乐观
2020年疫情以来,全球市场萎缩、需求下降,中国外贸纺织服装处在供过于求的阶段。
2022年12月美国零售销售出现2021年12月以来最大降幅,环比下降0.6%,零售数据说明,通胀对消费的影响在加速,加息的负面效果正逐渐显现。
据最新相关机构统计数据,2023年4月美国共进口纺织品服装78.97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22.4%。其中对主要进口国中国、印度、越南的进口同比分别下降22.3%、34%和36.1%。1-4月,美国共进口纺织品服装276.48亿平方米,同比下降23.59%。
据相关机构调研,需求减弱是目前纺织行业从业者对未来的主要担忧。
(1)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外贸出口回暖趋势不宜预期过高。5月份,出口数据大幅弱于预期,其背后是出口订单的持续回落。不过相对其他国家而言,我国出口表现出较强的韧性,目前仍维持了正增长,部分产品出口维持高速增长,属实来之不易。
(2)外贸出口避免了最坏的情景,但短期内依靠出口拉动经济也是不现实的。我国外贸出口避免了最坏的情景。但在外需和海外环境较差的情况下,出口走出独立趋势并不现实。
(3)内需是主要矛盾,遏制短期经济下滑,需要采取果断、有力措施。实际上,市场对2023年出口及外贸的预期并不高。年初以来的出口表现,某种程度上超出了市场预期。真正引起警惕的是,5月份以来,投资、消费等内需数据全面走弱,是短周期经济增长动能走弱的主要原因。大疫三年,对企业和家庭冲击是深刻的、长远的,各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需要时间,信心的修复需要时间。这需要公共部门挺身而出,靠前发力,主动作为,遏制住总需求萎靡态势,打破通缩预期,实现经济良性循环。
内容质量低
不看此公众
- 经纬新闻
- 行业新闻
- 国资要闻
- 用户体验
- 一月
- 二月
- 三月
- 四月
- 五月
- 六月
- 七月
- 八月
- 九月
- 十月
- 十一月
- 十二月
电话: 8610-84534078 | |
传真: 8610-84534135 | |
地址: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永昌中路8号 |
